2. 頂出行程是否充分?
3. 行位行程是否足夠?
4. 斜頂行程是否足夠?
5. 斜縮呵行程是否足夠?
6. 機械鎖扣及行程螺絲行程是否足夠?
7. 是否確保司筒不碰KO孔?
8. 行位、斜頂是否撞頂針、斜頂、直頂?shù)龋?

9. 頂針杯頭是否撞斜頂座單元?
10. 鑲件、鑲針、頂針、直頂孔、斜頂孔、螺絲孔是否碰運水?
11. 運水進出口管接頭是否不碰碼仔、油缸等?
12. 冷卻水是否充分(上下模、行位、斜頂?shù)龋?nbsp;
13. 冷卻水的進出口朝向是否OK?
14. 是否確保運水膠圈不碰內模邊倒角等?
15. 深呵地方是否已考慮冷卻?
16. 運水進出口是否有編號?
17. 排氣是否合理?
18. 流道直徑、位置及入水尺寸是否已標注?
19. 是否對PRO-E分型后內;鶞式?
20. 是否跟足客戶的模具批核意見?
21. 各剖圖是否已清晰表達料位及枕位的最高及最底點?
22. 行位,壓條,耐磨板,耐磨片,定位圈等非3D設計的零件尺寸標注是否齊全?
23. 裝配圖配套零件圖是否齊全?
24. 材料明細表(BOM)是否正確?
25. 非國內購買標準件是否確保不漏訂?
26. 模具組件的材料及熱處理方式是否正確?
27. 是否依照客戶要求設計?
28. 是否符合投產(chǎn)會的最終定案?
29. 是否依照最新的2D、3D圖紙進行設計?
30. 汽車模具設計時,模具2D、3D圖紙是否一致?